又是一年清明时节,今年的清明节没有往年的纷纷细雨,反而是天朗气清、惠风和畅的大好天气。往年清明节都是回家过,今年没有选择回家,而是留在工作地,到就近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。
阳光明媚,微风不燥,吃罢饭,捧着黄白菊花束,首先去到位于忠山公园一侧的黄方、佘俊英纪念碑。可能由于纪念碑经过搬迁而此处也稍显偏僻深幽,碑前尚无清明节祭拜的痕迹,但仍有几只残菊。可见,虽两位烈士牺牲已过百年,仍铭记在人民心中。怀着敬仰之心,献上花束,瞻仰纪念碑,仔细阅读镌刻在纪念碑四周的碑文,心中的感慨化作泪水夺眶而出。
泸州市烈士陵园紧邻忠山公园,清明节的烈士陵园和往日的安静不同,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,有单位组织的群体、有带着孩子来的父母、也有像我这样个人前来的。沿烈士陵园前面的革命之梯,从下而上,依次是主入口-革命之梯-烈士墓区-纪念广场--烈士事迹陈列馆,在烈士墓区,每块碑前都摆满了祭拜的鲜花。在蔡松松烈士碑前,还放着泸州的特色白酒,给故去的亲友献白酒是泸州人民的传统。这位从北方而来,安家泸州,最后为保护泸州人民安全而牺牲自己的北方汉子,践行了最初的入警誓词“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”。登上纪念广场,在烈士纪念碑前将手中的花束献上,前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,小小的花束很快淹没在众多的花束中。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内,陈列了从辛亥革命开始至今,为保家卫国,维护太平而牺牲的众多烈士的事迹和遗物,19岁21岁25岁,一个个如此年轻的生命陨落,他们应当被铭记。模糊的遗照、陈旧的衣物、感人的家书,件件桩桩催人泪下,如果你没有亲眼看见,就无法体会到他们是多么淳朴但信仰坚定。烈士邓尚春,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泸州籍战士。1988年4月,入伍5个月的他便随部队奔赴战场。与朋友6月份的书信中还在聊着娶妻生子的家常、轻描淡写的说着战地的艰苦日常、以及在关键时刻献出一切的决心。10月份,年仅19岁他就英勇牺牲,他还那么小、人生刚刚开始,他对未来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憧憬,但是为了国家大义、为了保家卫国,他展现了一名解放军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。
走出陈列馆,太阳已经落山,在夕阳余晖下,怀着久久不能平静的澎湃心情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,和平来之不易,如今的太平盛世正是这些英雄前辈的英勇牺牲换来的。国家需要这些英雄榜样,时代需要铭记缅怀这样的英雄榜样,英雄忠魂,永志永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