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主动防范极端天气,深刻汲取近年来地质灾害事故教训,把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,六大队不断创新探索科技防灾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,加强科技创新,以新的理论、新的方法和新的作为推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自2018年以来,省第六地质大队(原省地矿局113队、原省煤田地质局135队)服务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探索VR全景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运用,为泸州市在全省率先研发建成“泸州市地灾防治管理三维实景系统”,实现灾害全过程信息集成、高位隐患排查、远程责任监管、实时在线会商、快速救灾技术支撑,极大提升了全市地灾防治效率和水平。
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,地质灾害突发频发趋势明显,灾害复杂程度已突破原有认知,防灾形势异常严峻,泸州市作为全省地质灾害“隐患点+风险区”双控工作试点最早的市州,通过不断深入探索,结合点面双控防灾经验,六大队依托三维实景系统,为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升级改造为“泸州市地灾防治指挥调度系统”,开启全域防灾的地灾管控新模式。系统建立完善了市、县、乡、村和行业部门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的智慧管理体系,升级为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,集成隐患基础数据、动态排查、培训演练、精准监测预警、避险转移闭环、督查指挥等全流程资料,实现地灾防治管理明细化、责任透明化、系统可视化,为泸州市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智慧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,极大地减轻了人防压力,提高了科技防灾水平,着力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地质灾害防治效能。
近年来,六大队坚持“地质工作就是科技工作”,充分利用“张浪静VR+创新工作室”这一创新平台,围绕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,在发展“新质生产力”上下功夫,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加大行业相关软件、硬件自主研发力度,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协同发展,实现跨学科、跨领域的深度融合,努力实现“自主可控、对标一流”的目标,助力地方开启全域地灾管控模式,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水平。